;
聯絡我們

電廠小百科

NEWS PEPORTS
BACK
太陽能知識 2019年04月18日

投入太陽能系統前,這3件事你考慮了嗎?

近年來全球暖化發威,用電量不斷攀升,但石化燃料枯竭,核廢料的輻射問題又讓人心惶惶,架設太陽能板以太陽能發電,獲得較正面的評價。而太陽能發電的售電收入也成為理財新選擇。不過在投入太陽能系統前,你知道太陽能系統分成哪些類別嗎?又有何差異?


【太陽能光電系統】獨立型/市電併聯型/混合型

太陽能光電系統把陽光轉變成電流,並依型式分為獨立型、市電併聯型與混合型。


獨立型太陽光電系統

太陽能系統

獨立型太陽光電系統不須另架設電網,可獨立發電並用電。獨立型系統會將照射陽光時生產的電力儲存於蓄電池中,以供晚間或陽光不足時用電,因此獨立型太陽能光電系統常見於偏遠地區,欲發電自用的建築也可採用此形式。


市電併聯型太陽光電系統

太陽能系統

市電併聯型太陽能光電系統會將電力輸送至市電網路中,再由市電網路供電。在系統發電量難以滿足系統基本運轉用電時,則由市電網路供應不足之電力。欲售電給台電的家庭可考慮採用此型式的太陽能系統,以利輸電給台電,市電併聯型也是台灣最常見的太陽能光電系統。


混合型太陽光電系統

太陽能系統

混合型光電系統則是結合以上兩種型式,備有蓄電池可儲存電力,但也需要與市電網路進行連接。蓄電池電力充足時會使用系統本身之電力,反之,若蓄電池電力不足時則切換由市電提供電力來源,如此可確保需要用電時就有電力可使用,適合有不斷電需求的建築,比如工廠。

太陽能系統發電既環保,又可依據不同需求選擇適合的太陽能系統,但在投入太陽能系統前,還必須考量影響太陽能系統投報率的關鍵因素。



投入太陽能系統三大考量


一、太陽能發電成本

太陽能系統包含多個組件,若要架設一套可發電的屋頂型太陽能光電系統至少需新台幣三萬元以上,此外太陽能發電量受架設地形、日照時數、太陽能板功率影響,愈高品質的太陽能電板發電功率愈好,自然愈昂貴,普通家庭需架設多片太陽能電板才能穩定提供電力。若想自行架設太陽能板省錢,更需要了解潛在成本。

(延伸閱讀:太陽能發電自用較省錢?潛在成本你必須了解


二、申請流程&後續維護

太陽能產業已成為政府5+2產業創新計劃綠能科技項目之一,架設太陽能系統時須向政府提出正式申請,申請過程須聯繫多處政府單位,動輒耗時數月。另外,待太陽能系統成功運轉後,還必須多加考量電子產品的使用期限、零件的折舊與淘汰,將使成本擴大,定時維護也必不可少,產生的額外成本也都是架設太陽能系統必須多加考量的因素。

太陽能系統


三、自建投報率 vs. 認購投報率

依據台灣每瓩的太陽能系統年平均發電量約1,123度,若全數售出,以台電每度收購費用$4.32起跳,每年可獲得售電收入NT$4,851。若是以自建的情況來討論,建置成本NT$30,000,至少耗時6年才能回本,尚且不計算後續維護與零件折舊的費用需自行負擔外,還須自行找廠商協助更換。

但另一種更為簡易的理財方式,民眾可認購由企業建置的太陽能廠,不需要有場地更不需要自行管理維護太陽能板,由企業統一管理電廠並把關太陽能板發電效能。以認購單片太陽能板價格NT$17,000試算,20年售電收益約NT$24,820,保守預估內部報酬率(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為4.25%(此預估內部報酬率由中租-全民電廠提供)。


參與太陽能,你有更好的選擇


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中租-全民電廠有專業風險管理團隊,深知客戶的需求,並致力推動綠能。在太陽能產業上,中租-全民電廠推出認購太陽能板的服務,制定執行規範替認購者管控風險,使電廠從施工到維護都經過嚴謹管理,提升太陽能電廠品質,並有完整的天災應對措施,中租–全民電廠每年向保險公司投保一年期設備保險合約,協助認購者轉移、降低設備毀損的風險,讓認購者降低參與認購風險。

保守預估內部報酬率 (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 約落在4%~5%之間。且台電有20年固定收購優惠費率,保證電廠有長期穩定的被動收入。用認購的方式亦可自行選擇合適的認購片數,以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參與太陽能。

比起需要投入時間研究大盤走勢的股票、基金等理財方式,加入太陽能產業的門檻更低、更簡單,可收取長期利潤。且各國對能源的需求不減反增,傳統能源正面臨著枯竭的困境,綠電發展已然成為全球趨勢,太陽能產業更成為理財新選擇。選擇有信譽的太陽能電廠,妥善規劃太陽能系統理財策略,為自己建立穩定的長期被動收入。

(延伸閱讀:穩定收入新選擇!一起認識太陽能參與方案

檔案傳輸中